8月8日,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施工现场,技术工人正在给桥体浇水养护。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8月8日,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当天,重庆最高气温达到37℃。下午3点前后,记者在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工程建设项目花地沟立交施工现场看到,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60多名工人正头顶烈日,全力施工。
“把洒水车开过来,给这些刚刚浇筑的混凝土‘降温’。”中建三局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项目指挥部安全员杨阳一边擦汗,一边指挥工人对着混凝土洒水。
给混凝土洒水“降温”看似轻松,其实不然。混凝土和桥体钢筋经过一天的暴晒,洒上水后一瞬间就被蒸发。此时,整个洒水区域滚滚热浪,像一个大蒸笼。
“平时混凝土养护,每天只需洒水两三次,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增加到了6次。”杨阳说,洒水养护主要是使混凝土里的水泥充分水化,保证混凝土强度,这是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
除了给混凝土洒水降温,还有工人在立交桥下加固脚手架。桥下脚手架钢管没有直接暴露在太阳直射下,但这里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钢管顶着刚浇筑不久的混凝土,混凝土将热量传导到桥下面,温度同样不低。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名工人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安全装备,钻进密密麻麻的钢管“丛林”,不一会儿,他们的工作服都已湿透。
立交桥下,安装有模板支架自动化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这套系统有4个子系统,分别是沉降、倾斜度、荷载、水平位移监测。”该指挥部负责人王晓峥介绍,以沉降监测为例,立交桥上面施工现浇混凝土,支撑的脚手架在一些范围内沉降,如果超过安全值,会自动报警。
项目建设方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系统的功用,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测脚手架,一经发现异常变化,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
为保证高温下的作业顺顺利利地进行,指挥部为工人送去水果、饮料、防暑药品等,还调整上班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同时每天压缩2个小时,让工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还增加了20%的实施工程人员和设备,在夜间施工。
目前,渝黔复线座隧道工程已全部贯通,预计今年年底将进行隧道施工。该项目全长约10.722公里,道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是成渝高速、渝黔高速与主城区“两环十射”高速路网的重要节点。(记者 郑三波)
一道光亮,划破了黑夜深处,远处火车鸣笛声,一声近过一声。 “兴隆场站,45102次接近。…
离开察雅,我们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芒康县。 车行在察芒公路上,蓝天白云之下尽是巍巍群山,河谷上遍地金黄,一幅幅收割青稞的劳作场景不时从眼前掠过。…
伍洪章正在对中欧班列进行列检。刘彪摄 9日,在山城重庆高温天气下,钢轨边泛起层层热浪,一群“黄马甲”健步如飞,忙碌着、穿梭着,有条不紊地守护着一列列货车驶向远方,伍洪章就是这里面的一员,对中欧班列车辆作业情况做现场盯控,确保安全正点开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