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对外发布《水泥稳定风积沙路面基层实施工程技术规范》,为风积沙筑路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据了解,榆林市公路局已利用该项技术修筑各等级公路100多公里,
从2021年3月2日起,陕西省开始实施一批新的区域标准,这中间还包括《水泥稳定风积沙路面基层实施工程技术规范》。风积沙是沙漠地区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粉粒、黏粒含量少的沙物质,其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因此,采用风积沙作为建筑工程原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于推动西部沙漠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很有必要且很有意义。
2015年9月,榆林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了《榆林地区风积沙综合利用筑路技术探讨研究》。2020年11月,该课题研究荣获“十三五”陕西省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展一等奖。该课题针对水泥稳定风积沙和水泥粉煤灰稳定风积沙作为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技术性能,对风积沙路面结构展开了系统研究,将风积沙就地取材和利用其修筑道路,解决了风沙地区筑路材料匮乏等问题。
3月8日,上述《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榆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公路管理局局长马润前告诉澎湃新闻,二级以上公路从结构上可分为路面(沥青层)、路面基层、路基改善层、路基。其中,路面基层由底基层和基层组成。马润前说:“此前国内外学者已就风积沙在筑路工程上的利用开展了几十年的研究,但主要是用风积沙修筑路基部分,我们这个研究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我们是用风积沙修筑路面基层部分。”
“过去修筑路面基层和路基改善层,要用大量砂石砂砾和石灰土等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是通过开山炸石得来,甚至会有一些滥挖滥采现象,对环境破坏很大。”马润前说:“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传统筑路材料缺乏,这些年由于环保政策的收紧,传统筑路材料价格日趋高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低廉的风积沙代替传统筑路材料,不但可以减少环境破坏问题,还能节约材料外运成本,缓解原材料供应带来的制约,缩短工程周期,进而减少实际工程造价。在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技术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更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榆林地区风积沙综合利用筑路技术探讨研究总报告》显示,同为18cm厚度的天然砂砾路基改善层每立方米造价为92.52元,而利用风积沙修筑的路基改善层每立方米造价仅为42.95元。由此可见,利用风积沙铺筑路基改善层单位造价较原设计天然砂砾路基改善层大致减少了53%。
此外,不考虑运输等另外的费用,单从原材料造价方面考虑,原路面石灰土底基层造价为16.9元/㎡,而利用风积沙修筑的底基层造价为10.0元/㎡,相对于石灰土底基层要节约6.9元/㎡,降低造价约40.8%。
马润前表示,研究之后发现,利用风积沙修路,总体造价可降低30%左右。在技术规范颁布前的试验阶段,榆林市公路局已利用该项技术修筑各等级公路100多公里,“目前在我国分布着沙漠的省份中,只有陕西推出了利用风积沙修筑路面基层的技术规范,如果这一技术能应用在更多的沙漠地区,将会带来非常大的社会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