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养护资产金额的投入,加强桥隧健康监测,从修复性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发现“小病”及时“诊治”,提升高速公路安全耐久水平
◇“老龄化”与“未老先衰”并存之下,高速公路的管理养护进入高位运行。但高速公路养护面临应急式养护、养护经费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难题
◇在养护项目招标环节,制定科学的质量评审机制,从源头上重视养护工作。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及时来更新养护管理设备及技术,提升机械化程度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强、运输效率高,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战略价值。截至202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53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17.7万公里。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西南、华北部分地区调研发现,随着通车里程增长,高速公路养护规模体量快速加大。一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老高速陆续进入老化期,安全风险隐患增多,改造或拆除重建压力大;部分新高速车流量小,收费困难、养护资金不足,存在失修失管风险。
受访人士建议,加大养护资产金额的投入,加强桥隧健康监测,从修复性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发现“小病”及时“诊治”,提升高速公路安全耐久水平。
随着客流、物流迅猛增长,不少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加速步入“老龄化”阶段,路面呈现不同程度病害,养护难题进一步凸显。
以宣大高速为例,这是20世纪末建成通车、连接冀北与山西的重要通道。该路段煤矿、货物运输车辆较多,沥青路面有裂缝、坑槽、沉陷等情况,影响行车安全。
与沥青路面不同,水泥路面的主要病害为破碎板、错台等。业内人士介绍,水泥路面维修难度大,要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保养,工序繁琐、维修周期长。如果路面损坏严重,需要开挖并重新浇灌混凝土,修补部分难以与原路面完美衔接,加上混凝土凝固成型需要时间,路面养护与安全保畅存在矛盾。
同时,一些新高速面临“未老先衰”的问题。西部某山区一条高速公路于2015年12月开通。在今年春季安全排查时,建设运营单位发现,一处废弃失管矿场部分采矿坑口未进行生态治理,降雨天气易发生矿渣外泄造成高速公路边坡失稳,威胁运行安全。
部分省份多山多水,为缩短距离,高速公路所包含的桥梁、隧道数目庞大,伴生风险系数也随之增加。
在西部某山区公路桥梁典型病害警示中心内,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07年至2021年间,国内垮塌的桥梁多达136座,其中大部分垮塌桥梁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但实际服役时间不到20年。
业内人士认为,桥隧结构有可能会出现支座破坏、防震挡块损坏、桥头跳车严重、桥面排水不畅等隐患,这样一些问题的隐蔽性、突发性对管养单位提出较大考验,而部分地区对于桥隧日常检查和养护不够重视,导致病害加重。
当前,高速公路的管理养护进入高位运行。2022年1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度全国收费公路支出总额12909.3亿元。其中,养护支出739.1亿元,公路及附属设施改扩建工程支出307.3亿元。
由于养护管理投入属经营成本,不具备明显的经济或生产效益,一些建筑设计企业重建设轻养护,导致少数高速公路“带病”运行。
目前来看,我国高速公路养护面临应急式养护、养护经费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三大难题。
一些地方存在应急式养护。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李章珍说,部分地区没意识到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往往是“事后处理”“哪儿坏了修哪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养护决策随意性大,出现非常明显病害后需要较高的时间、资金成本,还未必取得良好效果。
“不能等公路的使用的时间到期后再大修大补,否则对运营管理来说,养护成本将是很大的开销。”一位高速公路营运人员说,有效养护能延长高速公路的常规使用的寿命,重点是控制养护成本、降本增效。
养护经费短缺、保障有限。目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主要是行政管理机构与基层管养单位,公路养护工程资金主要来自于依法征集的公路养护资金、财政拨款、车辆通行费等。
2022年底,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对35座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设项目招标,采购总投资约1.37亿元,资产金额来源为交通运输部补助车购税及通行费。
“35座桥就要一个多亿,金钱上的压力非常大。”一家交通工程监控检验测试中心质量负责人说,不包括保养维修,一套健康监测系统要布设大量传感器,一年花费达上百万元。大投入之下,许多桥梁的管养很难实现专业化、精细化。
养护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由于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规模较大,养护责任分散、监督管理难以统一,缺乏监督和惩罚机制,不利于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业内人士说,很多高速公路投资方多,各主体投资比例不同、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权不同,各主体难以形成统一养护意见,有可能会出现“自扫门前雪”的情况。
长远来看,从拓宽资产金额来源、注重预防性养护、关注桥隧检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优化养护运行机制,是确保高速公路安全通畅、持续健康的重要保障。
针对部分地方“重建轻养”、高速公路养护费用来源单一的问题,加大养护资产金额的投入是破题关键。
一些高速公路营运中心人士建议,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适度增大对公路养护补助资金额度,建立稳定的资产金额来源渠道,同时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广度和深度,探索养护承包方式,带领企业整合技术资源和力量,加大规模化投入、集约化实施。
由于公路路面的病害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同阶段需要不同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
李章珍建议,在养护周期内坚持预防性养护,合理确定预防性养护的时间点,发现“小病”及时“诊治”。在养护项目招标环节,制定科学的质量评审机制,从源头上重视养护工作。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及时来更新养护管理设备及技术,提升机械化程度。
在桥隧监测检验测试方面,工作力度慢慢地增加。“十三五”时期,我国开展了隧道入口段行车安全状况自查自纠、公路隧道安全风险防控、公路隧道提质升级、公路交通标线质量控制、公路桥梁防护设施和连续长陡下坡路段排查评估等专项行动,有效改善部分既有设施安全条件。
受访检测工作员建议,对特大桥梁、长大隧道可实行专人责任制管理,制定专项预案及应急手册,动态进行技术状况监测和安全运作监督检查。
在健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方面,专家这样认为,有关部门应该以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果为导向,引入有效竞争、激励以及价格管理机制,健全精简高效、职能明确、协调运转的管理养护体系,将建设、管理、养护及监理有机结合,提升公路养护工程现代化、专业化水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